本报记者 李雨柔 李一园 通讯员 包雯 童旭辉
企业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团队的协调配合。作为分管财务和税务的公司高管,要确保财税管理能够跟上企业技术创新的节奏。
李辰(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什么是光学膜?也许你没有见过光学膜,但它最终应用的终端产品不少人一定知道——手机、电脑、电视的液晶显示、LED照明等。实际上,光学膜不是一张膜,而是由反射膜、扩散膜、增亮膜等组成的,多种膜共同作用使屏幕发光发亮。其中的反射膜,正是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阳科技)的主要产品。
长阳科技反射膜成功问世,不仅改变了我国反射膜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而且实现了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目标,成功登陆科创板。回顾长阳科技的创新历程,企业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辰表示,企业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团队的协调配合。作为分管财务和税务的公司高管,要确保财税管理能够跟上企业技术创新的节奏。
创立至今,一路创新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科技小巨人……在长阳科技展厅,有一面挂着各类证书的责任和荣誉墙,其中一张证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打破市场被国外垄断局面,反射膜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卓越贡献奖”。
时间回到2010年。彼时,我国光学膜领域基本处于技术空白状态,加之国外光学膜厂商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导致我国光学膜严重依赖进口。在了解国内市场情况后,长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金亚东博士产生了“打破膜材料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的念头,将创业目光瞄准光学膜产业,长阳科技由此诞生。
李辰介绍,成立初期,长阳科技研发团队以反射膜为切入点,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光学反射膜产品的研发并实现量产,建立了一条自主设计的光学薄膜生产线,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填补了国内空白。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迭代升级,长阳科技的反射膜性能不断提升、型号不断丰富。目前,长阳科技是全球少数拥有完整的反射膜产品组合和技术储备的企业之一,实现了液晶显示全尺寸应用领域的覆盖。
“从量产到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长阳科技只用了5年时间。2023年,我们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60%。”李辰告诉记者,由于长阳科技的技术创新活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企业获得了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联合颁发的“2018年度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卓越贡献奖”,成为当时新材料行业唯一一家荣获卓越贡献奖的企业。2023年,长阳科技“无色透明PI硬化膜项目”解决了产品关键技术的开发难点,创新性显著,获得了“2022年度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协同开发奖”。
技术始终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长阳科技坚持“进口替代,世界领先,数一数二”的发展战略,致力于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储备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不断衍生新产品、拓展新领域,逐步实现由技术追随者到技术引领者的转变。
财税合规,持续跟进
在长阳科技责任和荣誉墙的前方,摆放着纪念长阳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开市铜锣。2019年11月6日,伴随着清脆的锣声,长阳科技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回顾整个上市过程,李辰告诉记者,得益于企业对财税管理的重视,财务事项和税务事项没有给企业上市“拖后腿”,相关工作推进得很顺利。“上市后,我们更加注重规范业务流程,力求合规处理每一笔涉税业务。”李辰说。
与一些科技型企业注重事后管理不同,长阳科技在成立初期就意识到财税合规管理的重要性,搭建了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组织架构,建立了财税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并将财税合规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长阳科技持续优化和完善财税合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从合同签订到业务发生,再到确认收入、开具发票,最后到纳税申报,全流程符合财务税务规范,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涉税风险。
“企业盈利不能以逃避税收为前提——这不仅是我们财税团队的工作原则,而且是全体员工都要践行的理念。”李辰以企业常见的报销业务为例介绍,长阳科技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税务法律法规制订了内部报销制度,并通过录制微课等方式面向业务人员开展培训,帮助他们了解费用报销的标准、哪些发票可以抵扣、如何合规开具发票等基础知识。同时,企业财税团队会不定期向业务人员更新与报销相关的小知识、展示规范的报销案例,让每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合规报销的路径在哪里。
在具体操作流程方面,长阳科技强调出差申报流程前置,即在进入报销流程时需要先验证相关业务人员是否进行了规范的出差申报,以流程规范确保业务的真实性可验证。报销人员在企业内部系统提交报销申请后,首先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复核出差活动的真实性,比如相关票据的发生地点、时间等与报销人员的出差申报情况是否相符。接着,报销票据会流转到财务部门,财税人员将再次复核票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不规范的票据或存疑的票据将无法通过审核。对于一些境外的差旅活动,有的国家没有规范的发票,也没有统一的查询平台,业务人员取得的可能是收据,有些是手写单据,在这种情况下,出差申报流程前置就显得更为重要,财税人员对相关票据的审核会更加细致。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范围广、力度大、含金量高,较好促进了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作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受益者,长阳科技近3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税款2400多万元。
准确归集研发费用,是企业合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前提。李辰介绍,在研发费用归集方面,长阳科技借助信息化手段,对研发项目实施“订单化管理”。在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按照财税核算的要求设置了清晰的科目,研发项目立项即视为一个“订单”,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员工资等费用直接归集至对应“订单”即可。
复杂事项,提级处理
在长阳科技展厅,走过责任和荣誉墙,可以看到一面很长的专利墙,挂着长阳科技上百张专利证书,其中包括5张国际发明专利证书。“截至今年6月30日,我们累计获得有效专利242项,其中发明专利23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均为自主研发取得。”提到长阳科技的专利,李辰如数家珍。
李辰介绍,目前,长阳科技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财税团队,主要负责长阳科技及其宁波子公司的财税业务,并按照公司层级和业务类型分工负责。对于实施股权激励、进行股份制改革、开展关联交易等相对复杂的业务,企业财税团队会提级处理,必要时借助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力量。举例来说,在长阳科技发生关联交易前会结合税收政策要求分析定价公允性;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对相关事项的合规性实施较为严格的审核,并提高审核人员级别;业务发生后则会进行复盘和复核,确保交易全流程的税务合规。
在理解和适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疑问时,长阳科技财税团队会及时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确保相关业务税务处理的合规性和确定性,尽可能提前规避风险。财税团队在深入学习和理解税收政策后,也会培训企业研发、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负责人,帮助他们了解基本财税知识,提醒他们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守牢财税合规底线。
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长阳科技正朝着多基地、多产业的方向前进。李辰结合长阳科技发展实际分析,未来企业可能会面临更为复杂的涉税业务,对财税合规管理的要求也将有所提高。李辰表示,在未来的创新路上,长阳科技将继续坚持依法合规、诚信纳税的理念,不断提高企业财税团队的专业水平,提高企业税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适时推动财税管理数字化转型,以合规高效的财税管理守护企业财税安全,助力长阳科技实现“成为世界领先的功能膜公司”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