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卫海 通讯员 王洪堃 郑尧卿 董芳晓
近日,中共青岛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在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上持续用力。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作为青岛海洋产业发展的广大腹地,近年来,平度市积极推进海洋经济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用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研发生产等重点项目,打造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税务总局平度市税务局积极构建税收服务海洋经济发展长效机制,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数智赋能、成果转化等全链条驱动,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培育主体,深化产业布局
平度市海洋经济发展并非依赖传统的海洋资源,而是通过创新思维和战略布局,精准对接海洋产业的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据了解,该市实施“海洋产业主体育强”工程,开展“海洋之星”企业培育,分行业构建“雏鹰—瞪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创新企业。目前,平度共有规上海洋企业80家,其中海洋雏鹰企业4家、海洋瞪羚企业11家、海洋高新技术企业54家。
作为省内海洋船舶动力系统领军企业,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甲醇/柴油船用双燃料发动机有望在今年实现产业化,并且还积极推进船用氨燃料/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和氢燃料/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研发,力争为全国船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树立典范。
在淄柴博洋的创新路上,税费服务一路相伴。平度市税务局全面推行政策菜单、动态清单、红利账单“三单”工作机制,加强政策精准推送和宣传解读,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通过后,税务部门组织专人全面梳理增值税立法影响的各类涉税业务,涵盖应税交易的准确界定、视同销售情形的精准把握以及进项转出的合理判定等关键环节,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宣传,帮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注重细节与合规,形成完整、可追溯的税收优惠资料链条。
“2024年以来,我们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直接减免增值税57.49万元。2023年以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500余万元。这些都为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书健说,“近期,我们也关注到增值税法强调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性与透明度。企业将会合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经营的稳定性。”
一户一档,推进“智改数转”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平度市海洋企业也积极投身其中,实现了“智改数转”的华丽转身。2024年以来,平度市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持续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推动34户涉海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平度市海洋经济领域的一家标杆企业。在海洋装备领域,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强化齿形链(滚子链)打破了大功率船用发动机链条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成为全球第三家具备舰船链生产资质的企业。近年来,征和工业积极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引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建设数字化车间,打造智能工厂,让这家传统企业换上“新装”。
“税务部门在政策讲解、诉求收集、事项协调等方面,与我们实现了专人对接。2023年以来,我们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近900万元,资金压力减轻、数字化改造动力更足。”征和工业发动机链系统事业部总经理金丽君说,“现在我们的智能工厂已经初具规模,车间产品良品率提升到99.5%,人工成本和能源成本均降低10%。”
随着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平度市税务部门为每一个有转型升级计划的企业都建立了一户一档,并配备专人对接,在企业更新设备机器、研发新型智控系统、扩建厂房生产线等过程中,实现诉求快速响应、问题一对一解答,帮企业解答改造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改造后资产的计价等问题,助力企业抓住“智改数转”机遇。
合作共建,加快成果转化
平度市税务局持续强化与地方部门的合作共治,与学校、企业、科技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数据综合利用,研判可能开展研发活动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信息,为企业牵线搭桥,积极融入地方海洋领域“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建设。
青岛尚好科技有限公司在税务等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成立技术创新中心,针对当前海洋功能食品产业发展遇到的难题,定向突破酶解、海产品优质分子靶向营养等关键技术。2024年,该中心成功获评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海洋特需食品)。
目前,平度市已有省、市级海洋领域创新平台7家。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推动涉海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用市场化思维助力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科技创新成果的精准对接,不断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深度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