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税新闻

春运返程潮正酣 铁路电子发票“秒开”

本报记者 赵敬 王善宏 付思

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再次踏上外出求学、务工之路,春运返程潮正酣。2月6日一大早,北京西站人流如织,旅客们拖着行李箱,背着大包小包,步履匆匆地穿梭在车站里。

与以前不一样的是,车站里的自助设备前很少有人打印车票,旅客们都手持身份证或手机中的二维码检票上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旅客,有的表示私人出行,不用报销,所以不去取票了;有报销需要的旅客表示,现在直接在手机12306App上开具电子发票就可以了。

2024年11月1日起,中国铁路客运领域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面对春运“大考”,这一创新举措迎来了真正的实战检验。

2025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预计突破5.1亿人次,同比增长5.5%。北京西站、北京朝阳站、北京清河站单日旅客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北京西站发送旅客数量同比在增长,但从春运前期数据看,人工窗口制票量下降约20%,自助取票机制票量下降约15%,排队取纸质报销凭证的旅客明显减少了,这与电子发票的推广有很大关系。”北京西站售票车间业务指导刘鑫介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线上开具电子发票,现在车站添加票卷、维护设备的工作量都减少了。

“电子发票很方便,节约时间。”从雄安新区坐动车来京的摄影师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出差任务多,来去时间紧张,有了电子发票后,他都是在12306上开具电子发票,到单位打印出来交给财务就能报销了。“不用再担心忘记打印车票或者遗失车票的问题,电子发票让我省了不少心。”张先生说。

线上开具电子发票,旅客的开票体验如何?在采访中,“便捷”是大家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12306上线电子发票开具功能以来,始终保持平稳运行,平均开票时间小于0.4秒。图为铁路12306客票监控中心。

“找到订单、填写抬头、提交确认,全程只需要几秒钟。”来自福建的赖先生现场体验了在12306上开具电子发票的全过程,快捷、方便的操作让他很满意。

面对今年春运期间单日最高1704万人次的客流量,铁路客运电子发票系统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能力。在铁路12306客票监控中心,记者看到,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售票量、发票开具量等数据。

铁路12306科创中心高级工程师陈靖告诉记者,自12306上线电子发票开具功能以来,系统始终保持平稳运行,平均每张发票开具时间小于0.4秒。“我们组建了专门的电子发票技术团队,负责维护系统内电子发票的开具、传递、存储、下载等功能,保障每一张电子发票的顺利生成与送达。”陈靖介绍,春运期间,技术人员轮班值守、实时监测,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自电子发票推广使用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持续加强与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的沟通协调,及时评估电子发票实施情况,优化铁路客运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改善旅客购票体验。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旅客累计通过铁路12306网站和客户端开具铁路客运电子发票3416.8万张,其中春运期间开票818.9万张。

从“纸间”到“指尖”,铁路电子发票为旅客带来高效、便捷、环保、安全的出行体验。


财税新闻

更多 >>

要论要言

更多 >>

新媒体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