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收文化 > 文学

泰山脚下赶非遗庙会

边洪发

泰山皮影、泰山糖画、泰山木版年画、各色各样的小吃、传统戏剧歌舞……这一切汇集在一起,如同一个调色盘,勾勒出我记忆中泰安春节的喜庆底色。中国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不禁勾起了我对那些绚丽的、弥漫着烟火年味的泰山民俗风物,以及几年前那个春节泰山东岳庙会的深刻记忆。

那年春节,正月初一清晨,春寒料峭,我跟着大哥来到泰山脚下的岱庙,穿过正阳侧门,在仁安门旁边支起泰山庆武糖画非遗传承人招牌。大哥作为庆武糖画非遗传承人,特别擅长立体糖画创作,也专注于非遗传承,这些年来他把泰山立体糖画带进了课堂,带到了展会,还漂洋过海到过美国。2018年,大哥与一批泰安非遗传承人参加了央视春晚泰安分会场《回家过年》开场节目,在节目中展现了泰安非遗糖画的魅力。

这次庙会,大哥一早就做好了准备,晶莹剔透的糖料在晨光中发亮,静待着人们的到来。东岳庙会历史悠久,据记载,宋代时庙会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四月初八结束,会期整整持续一个春季,被人们称为“长春会”。如今,每年春节,泰山脚下的岱庙庙会仍多日不绝,远近群众、登山游客皆来祈福,唐槐下投壶,元碑前看戏,两千年汉柏连理,古院里仍是摩肩接踵,却已人物殊异。

8点刚过,市民游客就结伴而来,大哥开炉起“笔”,一朵朵玫瑰、一只只蝴蝶现场勾画出来,“私人定制”的像艺术品一般的糖画,吸引着路过的游人驻足观赏,我们吆喝、包装、收账,忙得不亦乐乎。“‘佩奇’可以画吗?”一个男孩满眼期待地问。“能画!”大哥舀起糖浆,动作丝滑,很快勾画出动画片里佩奇的形象,男孩接过糖画说:“妈妈,这个我要一直摆在桌子上!”周围的人都被逗笑了。

半日光景过去,人潮稍歇,我趁着忙碌间隙与左右摊位的摊主攀谈起来。隔壁展示的是泰山木版年画,与在省博物馆看到的年画一样,但跳出展示柜的年画带着难掩的新鲜和喜庆;仁安门后是泰山皮影,当时已经入选国家级非遗,表演的一出《泰山石敢当》妙趣横生。“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妖狼……”搭配着山东大鼓,古装造型的皮影人物在幕布上闪转腾挪,演绎一幕幕经典故事。我看得出神,突然听见家人叫我的声音,“洪发吃饭啦!”嫂子冲我招手,我转回门前,接过饭盒吃起来。

柱旁枋下,我掰着馒头四顾,黄瓦朱墙,古建耸峙,披沐千年风雨。天贶殿的檐下奏响过庙堂鼓吹,也唱响过热烈的梆子,一声声吆喝、一个个人物交织一起,为一年年的庙会铺上浓郁的年味。“哎,来晚了,还有我的摊位吗?”一位老人提着一个大木箱子走来,箱子是木柄木盖,有些像古装剧中的食盒,大到几乎挡住他的半身。细听几句,他大概应该是位老手艺人。几番交流,庙会组织者找邻近几个摊子的人搭手帮忙,把这位老者安置到庭院东门下。

走过去的路上,我看着箱子,对里面的一番天地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脚步不自觉地就加快了。东门旁,老人席地铺开匣内的物品,一个个插上箱头横柄,柄上依次排列的是《西游记》中的师兄弟们。“这是孙悟空,他天宫偷蟠桃、三打白骨精……”看到一个小孩流连驻足,老人讲起神话故事。“那是橡皮泥做的吗?”我问大哥。“那不是,那是面人。”大哥说。后来我得知,泰山面人也是泰安市传统非遗技艺。我看着古朴中带点“Q”的西游面人,正欲发出传统与时代碰撞的感慨,正在摆弄东西的老人赫然掏出一个动画小黄人的面人,造型逼真,目前来看,并不逊色现在的时尚“手办”(收藏模型)。

夕阳西下,大部分摊主开始收摊。这次庙会上,我从庙会的游览者变为临时参与者,体验了一次新奇的感受,感受到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随着时代变迁,糖画、木版年画、面人这些泛着历史味道的非遗手艺,让中国传统的年味变得更加浓厚,也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如同春节“申遗”时表述的那样,它是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人际关系得到调适,情感纽带得以继承,社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一代代庆祝新春的传承中,蕴含着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泰安市岱岳区税务局)


财税新闻

更多 >>

要论要言

更多 >>

新媒体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