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燕
腊八一过,年味渐浓。城镇的大街小巷,不时有鞭炮响起,像新春撵着旧年渐行渐远的脚步,扑面而来。
红灯高悬、彩灯缤纷的春节,少不了焕然一新。穿新衣,挂新符,贴福字,这万千的新构成了大年的喜。辞旧迎新,不止合家团聚、走亲访友、品尝美食,新年热闹之余,还可以淘本新书,在展卷阅读中走进“春节”这本大书。
小时候,买新书对我来说是一种奢侈。但生活贫瘠不意味着心性简陋,我喜欢书,我眼中最好的新年礼物就是书。那一年,在外地工作的小姨送我一套小人书,用方方正正的牛皮纸盒包着,盒子外面有耀眼的图案。双手接过小人书的那一刻,烫金封面不禁让我叹为观止。打开一看,十余本盈掌小书,折页纸似的古香古色,每页仅寥寥几笔,却勾勒出生动的意境,人物活灵活现,故事摇曳生姿,真叫人眼目为之一亮。每一小本,都有一个极简主题:三国英雄的豪情壮志,水浒好汉的义薄云天,红楼儿女的爱恨情仇……喜欢到不忍心读完。
屋外天寒地冻,屋内炉火起舞。一天光景,我手不释卷,一个个方块字像有生命一般生动鲜活,书中的人物和世界变得立体而形象。累了,就换一个姿势,半卧在炕上,坐拥棉被;饿了,就摸出一颗珍藏的大白兔奶糖,细细品咂。奶糖含在嘴里,糖纸夹进书中,嘴里甜香,书里甜香,满屋的香经久不散,延绵到几十年后的气息中。
陈丹青说:“人一生所追逐的,不过是延续少年时的梦想。”长大后,每逢过年放假休息,我都会去书店转转。我喜欢穿梭于书店的书架间,无须付费,享受蹭书看的乐趣,也让我一下回到少年。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小书店,那满屋层层罗叠的书籍,那双闪着光的眼睛,舒展着少年天宽地阔的梦。
这些年,随着电子书籍和网络购书兴起,那些往昔被视为心灵避风港的实体书店,渐渐稀少了,让人游离的心情无处栖息。小小的一间书店,像一棵顽强的小草,固守着诗意的领地,成为我心中最愿意驻足、久久不愿离去的一片净土。
新年假期,无论是踏雪寻梅,还是向灯勤读;无论是欢宴出游,还是坐拥书城,都是好的选择。买本新书,沉浸于文字的世界里,眼前展现的将是崭新天地。
一本新书在手,新年的梦想定会生生不息。
(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国家税务总局阿荣旗税务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