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收文化 > 文学

年里的牵挂

王会亮

思念是随着“年”而来的,却没有随着年的远去而离开。

2025年的春节,过得比较寂寥。我和妻子因特殊原因必须留在县城,不能回乡陪父母,儿子早早回了老家,在外打工的女儿告诉我过年不回来了。于是,这个春节就少了父母相伴、儿女绕膝。尤其是除夕前后,思亲的情绪愈发浓烈。

乡下人常说一句话:过光景就是过儿女,过新年就是过团圆。这话一点不假。我的父母都是将近八十岁的老人了,为了我们兄妹几个操劳了半辈子。结婚前过春节,我总是想方设法赶回家,和父母一起过个团圆年,温馨、快乐的气氛至今还弥漫在记忆深处。

结婚后,因为在县城有了小家,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和妻子常因种种原因没法回老家。殊不知,却因此忽略了一份念儿女、盼团聚的亲情。年迈的父母住在偏僻的小山村,又习惯使用信号不佳的老年手机,每到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对儿孙的牵挂铺满了村头那条石子路。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段时间,我的情绪一直被“年”左右着。过完了初一、初二、初三,大年初四恰是我的生日。一大早,沉寂的手机铃声开始响个不停。先是女儿在外地发来了微信红包和一段语音,不仅祝我生日快乐,还有满满的牵挂,顿时让我热泪盈眶。接着便是儿子从老家打来电话:“爸爸,新年快乐!生日快乐!”儿女的问候和祝福在我的耳畔响起,这是我渴望的声音,也让我有说不出的感动。儿子告诉我,爷爷奶奶正在包饺子,因为今天是爸爸的生日,也是奶奶的“苦日”。儿子的话,瞬间提醒了我:我也该向父母道一声感谢。

“把手机给爷爷奶奶。”我对儿子说。其实,我能感觉到父母就在他的身旁,那熟悉的呼吸声,温暖又亲切。听筒那边,父亲大声说:“这些年,你在县城上班,你妹妹远嫁他乡,过年都忙得顾不上回来。你们不回来,饭菜吃着都不香。今天虽然已经初四了,还是希望你能抽空带媳妇回来一趟,咱一起吃个团圆饭吧……”

握着手机,我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泪水不知不觉模糊了我的双眼……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平陆县税务局)


财税新闻

更多 >>

要论要言

更多 >>

新媒体

更多 >>